帕金森病如何不误诊?看完这篇就清楚了发表时间:2023-04-27 10:42 以下文章来源于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,作者八孔的笛子 帕金森病在神经科中是既简单又复杂的疾病,因为它在神经科中涉及的解剖学相对较少,但是它的临床表现复杂,病程可动态演变。 帕金森病的诊断是一个动态的诊断过程,有时候在疾病的早期可能无法诊断,这需要临床医生不断的观察,才能最终确定诊断。本篇主要学习一下帕金森病的诊断。 一 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 ▎运动症状 ![]() 备注:在帕金森病的早期通常不出现姿势平衡障碍,它是帕金森病中晚期的表现。 ▎非运动症状 (1)精神症状: ![]() 备注:认知功能障碍一般主要在PD晚期,睡眠障碍常常是PD早期的表现 (2)自主神经症状: ![]() 便秘是自主神经症状中最重要的一点,常常发生于PD发生的10年之后。 (3)感觉障碍: ![]() 备注:嗅觉障碍往往早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,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。 二 帕金森病临床进程 ![]() 三 病史采集与查体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,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查体。那么询问病史时,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呢?
相关病史:家族史(10%有家族史),服药史(有无服用西比灵等抗精神病药物),治疗史(以前用过什么药物治疗)。 查体:面(有无面具脸),手(有无震颤),走路体态、步伐、坐起、翻身、转弯。 被动检查:肌张力,后拉试验(主要检查平衡),小写征,Myerson征。 注意:帕金森病有不对称性、进展性!(如震颤两侧肢体不对称、肌强直不对称等,如三年、五年病情没有进展,不考虑帕金森病!) 四 鉴别诊断 ▎特发性震颤 (1)隐袭起病,进展很缓慢,姿势震颤,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可加重。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,即身体保持某一姿势或做动作时易于出现震颤。 (2)特发性震颤常累及双侧肢体,头部也较常受累。频率为6~12Hz,静止时减轻或消失。不伴有运动迟缓,无静止性震颤,疾病进展更慢,10-20年后患者生活质量几乎不受影响。PD进展比特发性震颤要快。 那它们之间有联系吗?有研究表明特发性震颤大约有10%会发展成PD。 ▎抑郁症 (1)共性:表情缺乏、思维退滞、运动减少。 (2)区别:抑郁症一般不伴有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,对称起病,有明显的情绪低落和快感缺乏可资鉴别。 但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注意帕金森病的患者合并抑郁症。 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——药物中毒 常见的药物:
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——CO中毒 在临床工作中,有时候会遇到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。在询问病史时,一定要注意是否有CO中毒。其影像学表现基底节区豆状核对称性低密度、脑白质脱髓鞘。可完善CT或MRI与原发性帕金森病进行区别。 ![]() 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——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,可见明显的步态障碍、锥体束征,但震颤少见。 如何鉴别原发性帕金森病还是血管病造成的PD? 主要看有没有病理征,如果病理征阳性,需要考虑脑血管病导致的PD。同时还有看以前的影像学资料,如果刚开始诊断PD的CT或MRI没有腔梗或脱髓鞘,但出现了PD的症状,需要考虑原发性帕金森病。如果先有脑血管病,后来继发出现了帕金森症状,需要考虑脑血管病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。 备注:脑血管病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震颤是比较少见的。 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——丘脑梗死 丘脑手:常见于单侧丘脑旁正中动脉梗死,导致丘脑内侧核群及背内侧核核团受损所致。因这些丘脑核团与壳核、尾状核有纤维联系从而产生锥体外系症状。通常见于急性的脑梗死。随着治疗的好转,震颤可能会消失。脑梗死可以出现PD的症候群。 丘脑手的临床表现:往往表现为对侧手和手指不断地处于特征性姿势,各手指缓慢地一个个运动,多数手指运动障碍,可同时伴有静止性震颤或意向性震颤,舞蹈样动作,但一般无感觉障碍。 ▎焦虑症 (1)共性:震颤。 (2)区别:焦虑症多在有某些精神因素如焦虑、紧张、恐惧时出现,其频率较快(8Hz~ 12Hz)但幅度较小。震颤的振幅、频率具有可变性,有相应的心理学特点,去除促发因素症状即可消失。 焦虑症没有行动迟缓、肌张力高,需要注意鉴别。
文章分类:
健康科普
|
|
|